大顺文化报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大顺文化报 >

三分机遇七分努力的读后感

时间:2013-07-01 00:00  来源:南顺总部   作者:刘孔毅   点击:

      成功,这是至高无尚、振奋与喜悦、勤劳与汗水的代名词,有多少人为它而不断奋斗,有多少人为它而不断成长,我坚信人虽然不是努力就会成功,但是在人生的道路上可以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会等到属于你成功的机遇。

      利用空闲时间随手翻开《三分机遇七分努力》这本书,这本书的名字吸引了我,使我怀着探索的心情继续读。读书的时候总是会将个人现实中的一些事物、经历联系起来,因此写出点自己的感触。

      我们分析一下什么是机遇?现代汉语辞典把机遇解释为对人有利的时机、境遇和机会。在现在社会中,人们把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的进行某项观察活动、实验时的偶然发现称之为机遇,由此可见,机遇是客观存在的一种事物,他是认识机遇、驾御机遇的总和。机遇具有偶然性、客观性和意识性。客观性是指机遇的存在不以人的好恶而改变;意外性是指机遇通常出现在人民有意识有目的预知的活动之外的,机遇的时间性特别强,长则数载,短则稍纵即逝。

      我们要了解,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它像凤毛麟角,希罕至及,三国时期的周瑜就曾慨叹过:万事具备,只欠东风。唐代诗人李商隐的《筹笔驿》诗中的两句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但是这只是说明机遇的突然性,不是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有的人因为抓住机遇而柳暗花名又一村,正摘取着成功的桂冠;也有的人因为与机遇擦肩而过,还在山穷水尽疑无路,甚至为错过机会而抱憾终生。所以说抓住机遇也是一种能力,它会帮助你在人生道路上,苦苦跋涉时来一次转折性的飞跃,让你看到成功女神的微笑。而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抓住机遇的准备和能力。我们必须善于抓住机遇。每一次机遇的到来,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它需要我们有坚实的功底和知识储备,也需要我们在看到机遇的时候,拿出拼搏和应战的勇气来。

      我们生活在一个传统价值崩溃的时代,实干精神被很多人抛诸脑后,一夜成功的投机心态,让我们迷失在这个时代中。有人总结出了“豆芽现象”,很值得我们反思。豆芽的生长速度极快,几天时间,就能抽长六、七公分,且外表看起来既壮硕又饱满。然而,豆芽的质地却异常脆弱,稍遇外力便应声断裂。长得快,却水分太多,容易折断,这不是现在很多职场人的鲜明写照吗?

      其实,做任何事,都需要一个过程,脚踏实地,才能根基牢固,才不会在真正用的时候不堪一击。机遇只会垂青于一部分投机分子,更会垂青大部分实干家,实干比钻营要累,但积累下的经验和业绩,却能受用终生。成功不是潜伏出来的,而是凭本事干出来的,靠学习提升起来的,用经验累积上来的。

     一味追求机遇,守株待兔,坐等待毙,凡是靠机遇成功的人,并不都值得羡慕和青睐。天赐良机不可失,坐失良机更可悲,一个人要学会创造机遇,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勤奋努力,不断进取,踏踏实实地耕耘,才能获得成功。当机遇敲门的时候,要是犹豫着该不该起身开门,它就去敲别人的门了。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坚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会等到机遇的。正是书中论述的成功是靠三分机遇七分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