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是朦胧诗派代表顾城的《一代人》。整首诗只有两句话,却带有浓郁的时代色彩和激励人心的向上意义。黑夜似乎隐喻为吞噬一切的恶魔,但是黑色的眼睛却在寻找光明,用一种渴望、一种不死的毅力与恶魔对抗。最终,希望诞生于绝望之中,从而重生。
时代变了。但是我认为我们这代人追求光明的精神从未萎靡。
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给自己贴上标签,那么我说的这代人是所谓的八零后。
曾经有个七零后的“长辈”用几近控诉的语气对我说:“你们八零后吃不了苦,遇到一点点困难挫折就要受不了,而且骨子里还有小资产阶级情调。”说实话,我很不喜欢这样的论调。动不动就给人贴上标签,扣时代的大帽子。
每一个时代有它的背景和特征,包括政治的,经济的,社会人文的。如果说种过田、插过秧、锄过地、扛过砖头是吃苦,那么面对日益激烈的生存竞争、有如天文数字的房贷、身体亚健康、脑力透支、过劳死等等而要在其中苟活的这代人,身体没受过苦,精神上却备受煎熬。如果遭遇失败,七零后也许会反省自己、写报告、自我批判,八零后大概会约上三五好友,发发牢骚,喝个不醉无归。我认为很难比较说哪一代人更能吃苦耐劳抗压。
至于小资产阶级情调,严格说来这并不是一个贬义词。百科释义,小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喜欢像风一样自由的生活,可以天马行空,可以自由散漫,他们在城市气派的写字楼里享受工作,出入于星巴克和三里屯酒吧街等,穿着个性服装,读村上春树和王小波,听爵士和蓝调。人们看小资的标准是:一个文凭,两国语言,三室一厅,四季名牌,五官端正,六亲不认,七千月薪,八面玲珑。我想,能够小资,也是需要资本的。但是,请允许我们这代人有追求自由的精神自由。要知道,那是另一种罅隙中的呼吸。
民间说九零后是没有太多责任感和危机感的一代人。我觉得不然。他们的生活环境优于我们这代人,故他们没有过多的经济担忧,他们更重视的是自我的实现。没有了我们背负的沉重包袱,他们的心态相对乐观。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社会在进步,人们日趋追求的应该是一种心理上的轻松感和幸福感。
学生时代经常听一个电台节目,主持人的声音很有磁性,开场白说得抑扬顿挫,于是记住了那些内容。现在回想起来,那不正是我们这代人乃至几代人的写照么?
他说:“很多时候,我们都彼此羡慕。然而,如果你真正翻开每个人内心的扉页,就会发现我们都活得很无奈。当你不懂得爱情的时候,爱情却与你擦肩而过。当你已经成家立业以后,却突然发现一个真正的他在向你招手。很多时候,我们都走错了路,却不能回头。选择了事业却发现并非所爱,生在富贵里却想去体会穷人的满足,生在贫困却不知道富人的烦恼。我们经常做梦,却总是难以醒来;经常幻想,却总是难以实现;经常抱怨,却总是不去努力;经常计划,却总是没有勇气实践。不喜欢读书,却不得不为了文凭奔波;不喜欢运动,却难以忍受一身赘肉;不喜欢言谈,却必须推销自己。人生其实就是这样,可惜死不起的我们,却必须坚强地活着。既然大家都很无奈,那就互相地无奈下去,看看谁能够在无奈之中活得更加精彩。人来到这个世上,不就是在互相比拼,看谁能够忍受得更多吗?”
是的,生活很无奈,不然,为什么我们来到世上的第一声总是哭呢?可是,即使很无奈,我们却无法埋怨,不能控诉,唯有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生命的意义。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这是一代人,也是每一个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