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在《成果管理》一书中说,“作为收入的资金与作为成本的资金很少属于同一个现金流,……除非管理层坚持不懈地做工作,引导企业将付出的努力转变为创造收入的活动。否则,成本往往会自行分配,不由自主地流向什么也创造不出来的活动,分配给完全碌碌无为的活动”。
企业领导者内心最担忧的其实也就在这里:收进来的钱(销售收入)和付出去的钱(投入资本)不是同一笔钱。也就是说,投出去的钱肯定来自于收入的钱,但是投出去的每一块钱未必都能带来收入,这就叫投入不能有效的带来产出,因为有些钱自己在中途就跑得无影无踪了,就像塔里木河的水流淌在沙漠里,能够灌溉森林草原创造绿洲的部分,可能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更少。
在“二八原则”被提出之前,德鲁克就直观地提出:企业10%的经营活动创造了90%的成果,另外90%的活动仅仅创造了10%的成果。从财务的角度讲,即10%的成本是有效的,另外90%完全变成了浪费。实际上,德鲁克指出的“不能带来收入的成本流”,并不仅仅存在于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等相关直接部门,还表现在财务、人力资源、行政部后勤等诸多方面,比比皆是。职能业务部门的效率低下、流程繁复,
本质上就是德鲁克所说的“带不来收入流的成本流”,而更为可怕的是这些成本流无谓地流入“沙漠”,消失的无影无踪的同时,还带来更大的、对后端生产以及市场销售的影响,包括经营资源的大量浪费、客户订单的大量流失和对市场信誉的摧毁。
在控制成本流向的同时,还要 “将有限资源集中于最大机会”。由此不得不提及丰田和丰田的生产方式。可以说,它具体体现了成本流向思想。丰田生产方式,暂且撇开其人文方式部门,实质是丰田的生产管理方式,也就是丰田独创的“制造技术”。这种“制造技术”不是指专业技术,而是从企业经营的基本思路出发,将有限的经营资源加以最大化发挥的过程,是“将最优秀的资源集中在最大的机会上”。 虽然我们的公司现在的经营模式和丰田这种制造型公司有所差异,但是无论什么样的企业,管理的本质都是相通的。
最后还是引用德鲁克大师的话:“除非管理层坚持不懈地做工作,引导企业将付出的努力转变为创造收入的活动,否则,成本往往会自行分配,不由自主地流向什么也创造不出来的活动,分配给完全碌碌无为的活动。”我们需要深刻理解其中的思想。
现在我们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2013年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希望这篇文章能给予大家一些参考提示,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应该做到“管好企业的每一分钱,别让它们自行分配,要让它们全部都最好地体现出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