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报纸上看到有关东莞建晖纸业失火的消息,标题为“3000员工赴汤蹈火6天6夜”。仔细看过报道后了解到,建晖纸业这场火灾是在全省近年最大的一场火灾。面对这场近年来省内最大的火灾,除了消防部队扑救和清理持续六天六夜,全厂3000名工人也几乎日夜参与扑救和抢险,为救火和清理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据报道,这场大火发生在4月9日的凌晨4点半,当时大多员工还在睡梦中,现场的工人在这一个小时内完全要靠自救;虽然刚开始工人们有些慌乱,但工厂的很多老工人,他们很快的镇定下来,并召集大家展开物资救援,他们冲在最前线;一些年轻的叉车工见状也麻利的开动叉车,将未燃的纸筒运到车间外,现场所有的人都自发的利用自己手边能利用的工具实施物资抢救,有些人甚至徒手搬运……消防队员5点半左右到达后,参与救火的工人才被要求退出现场。外地消防队伍大批赶来时,现场后勤一度紧张,许多工人主动把盒饭送给消防员,虽没有冲在救火第一线,但为消防救火的后勤工作也出自己的一份力。这一小时的工人自救,并没出现在后来的通报和新闻中。但在厂方给工人的感谢信中,有这样的句子:“所有员工发挥主人翁精神,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到救火战斗中,保住了价值20亿元的设备,大家每人都有功劳。”
事后很多员工看到厂房和设备都成了废墟,心里也不好受,他们都明白,工人是靠厂吃饭;工厂要是没了,他们也没了着落。这场大火,仿佛在一刹那间让不少人意识到:他们和工厂早已不可避免地结成了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命运相连的情绪,厂方也感同深受。厂方某位负责人说:“这场大火让厂方和工人的感情有了微妙的变化,大家变得更有凝聚力。从12日开始,工厂每天贴出近2000字的公开信,向工人表达感谢。信中表扬了很多工人的积极表现,用语十分恳切:“建晖有你们这些勇敢勤劳的员工,未来是可见的。你们所做的点点滴滴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公司会记住这一切”。”公司也承诺会按时支付员工工资,并尽快恢复生产,让员工早日投入到工作当中。
看完这篇报道后,内心感触颇多。自己在思考一个问题:企业与员工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仅仅只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关系吗?这值得我们每员工及公司管理人思考。建晖失火事件就是一个体现公司与员工关系的很好的例子,如果当时员工将公司的事置身事外的话,那么公司的损失则大大增加,公司损失增加,恢复生产的速度也会放慢,工人没有活干,自然也就没有了收入,这是交相呼应的结果。其实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应该是水和鱼的关系,鱼离不开水,水也离不开鱼,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企业与员工的关系是真正的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