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了,人好像特别容易感慨。忽然间想到从前,那个十几岁的自己对二十几岁的自己的期盼。十几岁的自己,想让二十几岁的自己成为什么样呢?在幼小的思维里,似乎觉得办公室的女性特别有魅力,能干,举止优雅,穿着大方得体,生活自由自在,不用每天为生活苦恼。于是,十几岁的我自己说,二十几岁时我一定要成为一个优雅且能干的办公室女性。
十八岁那年,出来广州工作,半年以后我真正了成为了那个十几岁时候的我对自己期待中的样子。但也明白一个问题,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十几岁的自己思想太过单一,满脑子里想的全是好的一面,生活其实无所谓自由自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自己纠结的事情。人在不同的年龄段对生活的要求也不同,所以随着人的欲望的不断扩大,没有人能够真正的做到不为生活苦恼的。
二十几岁的我,忽然发现生活是件恐怖的事情。它会磨灭掉我们最初所设定和想要的美好。它会让我们不经意间忘记我们的理想,不经意间让我们遗忘最初的目标,努力打拼的根源,变得自己都不认识自己了。
忽然间,想到那部电影,苏菲·马索主演的一部关于梦想和现实的。年轻的苏菲日子过得艰辛,但她是个梦想家,长大的梦想是做一个挖洞家,把面包通过她所挖的洞传递给真正需要的人。后来为了过日子她的母亲变卖了苏菲最喜欢的乐器,她很伤心。然后她对自己说,以后长大,我一定要做一个独立自主,能力卓越,经济自由的新时代女强人。她给自己写了很多封信,和代表自己梦想的物品收藏在一个合子里,交给一个神父,委托这个神父在她三十岁的时候寄给她。三十岁的她达成了她小时候所有的梦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女强人,在她三十岁这年她开始陆续收到寄过来的信和小礼品,最开始她拒绝接受这些,拒绝回想童年,拒绝与童年相关的任何人任何事。一次偶然她发现她弄丢了自己曾经的梦想,然后她一个人开车把童年最值得怀念的地方统统走了一遍,最后她失声痛哭。她辞了工作,拒绝所有人的挽留,找来儿时的伙伴,开始执行她那个挖洞家的梦想,最终她请的施工队洞的另一头挖到非洲一个贫穷的地方,洞落成的那天,她和伙伴们把数以千计的面包丢下洞口,洞的另一端非洲的小朋友纷纷捡到面包。这部电影给我很深的体感触,在这几年里,我有没有弄丢我的梦想呢?我没有答案。
首先让我来搞清楚现在的我会喜欢什么样的三十岁女性呢?会讨厌什么样的三十岁女性呢?现在的自己绝对无法接受的三十岁的自己会是什么样的呢?
我想首先我会无法接受自己变成一个蓬头后垢,不顾形象,会大声骂人,甚至会泼妇骂街的形象。从内心上讲,我特别心疼那些二十几岁风华正茂到了三十几岁时,却被生活磨成一个真正妇人的人。这里并不是说妇人有多么不好,毕竟有一天我们都会成为妇人。只是风华正茂的我们会有自己的性格,自己的坚持,最重要的会有自己的梦想,而妇人的代名词往往是忍耐,接受,温驯,服从,自我牺牲。
其次,我想我无法接受那个年龄的自己,过份计较物质。我想我无法想像自己变成一个为物质斤斤计较,甚至会大吵大闹,哭天呛地的样子。那样的自己会让现在的我,无法理解和接受!物质的计较并非取决于你所拥有的物质有多少,而在于你的心态!你的追求!有人天天粗茶淡饭一辈子不出门购物也幸福淡然,有人锦衣玉食,高楼大厦香车美酒仍然觉得自己不幸。
然后,我无法接受我变成一个严苛的人,我希望那时候的自己能够宽容的对待别人,也能宽容的对待自己。学会淡然面对事务,学会把微笑一直挂在嘴边,生气开口说话前先微笑。能够认识到残缺的美,不再有完美主义者的心态。对一切美的事情都有尝试的勇气。
再就是我无法接受自己变成一个汲汲营营,耍心机,步步为营去争取什么,甚至于使用不当手段去谋求名利的人。现在的我认为成功是通过能力来证明自己比别人出色,而非通过谋略把别人踩下去,以此来突显自己的高度。我希望三十岁的自己能够依然这样相信,并且这样去做。
最后就是我希望三十岁的自己能够成为一个优雅的人,对别人的善意能够接纳而不心存怀疑。善于对别人微笑,与人交往能够尽量少地带着目的性,现在拥有的朋友,我希望三十岁时我们仍然是朋友。我希望那时的我是个热情的人,会对小朋友的朋友同学毫无介蒂地接纳他们,和他们成为朋友,随时欢迎他们到家里来玩。我希望那时的我是个喜欢看书甚过看电视剧电影的人,我希望那时的我是个喜欢养花甚过喜欢打牌聊是非的人。我希望……
现在,最重要的是不弄丢儿时的梦想,并且努力达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