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里的非主流
南沙大顺---通讯员: 叶雪敏
有一句人尽皆知的名言:在网络里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我想这句话已经高度概括了网络的随意和任性。关于好用、便捷实在是不消多说,怕是今天已经没有人不知道网络的巨大威力了。
要说网络改变了我们,不得不承认确实如此。即使网络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谎言、陷阱和垃圾,我也不能不说一句:网络里还有高手。我说的这些高手不是什么偷鸡摸狗,偷天换日的黑客,也不是搞笑作怪的闪客,更不是七嘴八舌叽叽喳喳的看客。想了半天,实在是难以用一句话来确切概括这群人的性质,只好暂且这样说:他们是一群对非主流文化有强烈爱好的文艺青年,他们专门谈论文艺电影,摇滚音乐和行为艺术。
他们的根据地往往是某个主题论坛,类似一个黑板报,涂涂写写,说说笑笑。套一句网络常用语言:灌水。当然涂涂写写,说说笑笑可不是那么简单,少说也得感受过几场艺术展,研究过数十部国外艺术电影,阅读百余本中外名著,收藏了几百张摇滚CD,才有可能有点话题和内涵同他们侃上几句。他们所说的电影不包括好莱坞商业片,音乐不算后街男孩,名著不提《文化之旅》,他们所说的都是完完全全,毫无功利的艺术。
说他们是高手可绝不是空穴来风,连《海上文坛》也有过一期特别为他们写了一篇《网络里的电影玩家》的文章。他们对电影的了解不只是简单停留在王家卫上,更多的是像戈达尔、费里尼、安东尼奥尼这样的大师级的新浪潮电影导演。你可绝不能小看他们的力量。
他们说音乐,如果你只懂欣赏商业操作下小甜甜,那么你肯定不能理解他们嘴里的音乐。还有一群新文艺青年,不只是网络写手那么简单,他们议论鲁迅、余斯堡、杜拉斯.D.H.劳伦斯甚至萨特。他们手到禽来的写作功夫,出口成章的伶牙俐齿和你来我往的唇枪舌战都令周围的看客们拍手叫好,激动不已。
还有那些脱口而出的艺术流派分类的专有名词可以叫一个外行人摸不着头脑,如在云里雾里。倘常常对那些论坛流连忘返,可以从中获取更多,也可以潇洒地露一手。也许借着这个网络空间你会有机会对你喜欢或不喜欢的作家发表意见。这一切完全归功于网络这个无所不能的现代技术。很奇怪的是,因为文艺青年往往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孤独气质,所以在现实生活里,完全没有办法遇到可以变得那么投机的对手,而在网络这个另类的空间里,这群孤独的文艺青年走到一起来开怀畅谈。网络使世界变小,网络将广阔的世界展现在人面前,使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快捷,使人与人的交流更直接。